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南京工程学院自2016年起探索构建党员干部联系学生班级的“三进三知”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育人模式,即进课堂、进宿舍、进食堂,知思想、知学习、知生活。学校党员干部作为班级“第二班主任”,联动思政教师、专业教师、辅导员、管理人员、校友以及校外专家学者形成育人共同体;并发挥自身思想引领、专业特长和资源优势协同育人,构建了全员参与、全程贯穿、全方位延展的“三全育人”新格局,创新了立德树人落实机制。《“三进三知”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论》一书是高校立德树人实践与理论的创新性研究成果。该书有诸多特色特点,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基于共同体生成机理,构建以“四协同”为基本内涵的“三全育人”新格局。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化发展新阶段,大学生群体呈现出个性化、差异化发展特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与期待相应多元化。同时,单一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并非能有效达成育人目标,易产生教育失灵现象;多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若不能有效协同,易产生教育低效现象。基于以上背景,“三进三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以教育生态论、协同理论、共同体理论为基础,依据共同体从育人目标的同构性、到育人资源的贯通性、到育人方法的互嵌性这一生成逻辑,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顶层主导,构建学校党委统一领导,职能部门组织实施,二级基层党组织具体落实的“三进三知”全员育人生态,形成以“四协同”为基本内涵的“三全育人”新格局:即学生、教师、党员干部、校友等多主体协同;课堂、食堂、宿舍等多场域协同;“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融合的多课堂协同;德育基地、创新创业基地等多平台协同。学校上下形成了校领导率先示范,各部门各条线党员干部协同多元力量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形成了全面渗透和全面融通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这样的研究阐释既体现了应有的学术深度,也展现出内在的逻辑力量。
秉持平等教育观,构建具有“文化生态”与“实践卷入”双重特征的“三进三知”育人共同体。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是围绕立德树人目标,在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教育介体的交互生态中,以共识的集体的实践行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持续过程。学生在这一共同体中既是受教育者也是教育者,老师在这一共同体中既是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师生在“进”与“知”的育人实践中,通过共同参与、多向对话、互动互馈、教学相长达成视界的融合与理解,达成期待的满足与实现,达成价值观的共识与内化,优化以学生为本的人文环境,推动“关爱型”校园建设,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得感。正因为此,该书提出“三进三知”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具有“文化生态”与“实践卷入”的双重特征。师生共同卷入、共同构建生态化课程育人共同体、情境式实践育人共同体、跨界型育人资源共同体、包容性文化育人共同体,在多主体多类型师生互动实践中引领学生实现自信、自省和自觉。这样一种平等教育立场的阐释思路,既体现了学术思想的创新,也展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情怀。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构建“四要素、四维度、五模块”育人共同体校本模式。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基础理论问题,也是高质量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实践问题。因此,研究阐释这一思想既不能从理论到理论,也不能从实践到实践,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该书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案例研究、实地观察、调查访谈为主要研究方法,将抽象的理论思想与丰富的案例及数据结合起来,围绕“理念、模块、保障、任务”共同体四大构建要素,从课程学习共同体、实践育人共同体、育人资源共同体、文化育人共同体四个维度建构了“三进三知”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促进形成上下联动,横向拓展,纵向延伸的全员、全程、全方位协同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好局面,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提升和理论研究提供新视角和重要参考价值。比如该书结合“三进三知”课程项目实践、课程思政育人案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卷调查数据等,分析了“三进三知”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在情感育人、课程育人、科研育人、网络育人、实践育人五大育人模块中的育人机理与成效。该书认为“三进三知”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本质是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以情感传递、课程培育、网络跟进、科研引领、实践历练等方式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与综合素质。每一项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将社会、学校、家庭、朋辈间的促进因素糅合一体,在党员干部的联系对接与有力引领中,形成共同体育人生态圈层,实现实践培养人、塑造人、改造人的功能和作用。这一研究阐释方式既有理论的高度概括,又有实践的有力论证,使研究阐释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感染力。
(作者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新闻链接:http://newspaper.xhby.net/?act=article&aid=1041603&layountIndex=11&date=20220315&siteID=2&i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