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2日,全体校领导、处级干部(含处级调研员)参加的学期初干部培训班在至勤楼·行政中心二楼多功能厅举行。两天、四场专家报告,场场主题鲜明,高度契合学校事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目标、新要求,着重情况分析、聚焦问题探讨。
培训班会场
党委书记史国君在培训班开班时指出,举办本期干部培训班,主要目的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在工科主流的校园拓展人文社科哲学视野,丰富校园文化和校园精神;扎实开展学校硕士授权单位申报和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工作;总结成绩、谋划发展,全面实施学校“十三五”规划,努力完成各项既定工作目标和任务,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工程大学建设;开拓高等教育国际化视野,借鉴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探索澳门美高梅金殿国际化道路;进一步增强中层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强化履职尽责意识和使命担当,为学校快速、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希望大家珍惜学习机会,高度重视此次培训,静下心来,认真学习,确保学习效果,不断提高履职能力。同时立足工作实践,思考问题,梳理思路,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江苏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刘德海作培训班首场报告,报告题为“宏观视野下的社科理论工作”。刘主席的报告详细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7·26”重要讲话的精髓、“十三五”规划承担的特殊任务以及即将召开的十九大的重要使命,对四个伟大、四个自信、新常态、五大新发展理念等值得研究的课题进行了细致阐述。报告引发了工科为主背景的干部们对了解哲学社科工作的地位、作用,以及与政党国家、政策的研究制订、经济发展、社会事业进步的息息相关的联系的兴趣,也引发了大家对“南工程如何发展社会科学”“、“南工程如何创建大学”的思考。
9月1日下午,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教室主任、研究员马陆亭针对“高水平应用型工程大学建设”的主题,作了题为“‘新工科’建设与应用型大学发展”的报告。马陆亭阐述了大学发展与社会、生产等的相互关系,对应用型大学以及新工科的产生、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尤其针对大学发展功能、分类必须增强的基本规律进行了系统的论证和讲解,提出了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内涵和新工科探索途径的基本要求和创新思路,使大家从本源上加深了对大学、学科、专业和改革发展的认识。
9月2日上午,苏州大学副校长张晓宏作了题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路径——以苏州大学为例》的报告。张晓宏副校长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理念、我国教育国际的现状及趋势等几个方面,结合苏大的具体思路、举措和对策,对“大学国际化的战略规划与实践思考”进行了详细解读,为澳门美高梅金殿推进国际化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和路径。
9月2日下午,教育部评估中心评估处处长刘振天作了题为《做好审核评估,建好质量保障体系》的报告。刘振天处长在对中国高等教育新形势的战略判断的基础上,对中国特色、世界水平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进行了分析,对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指导思想、审核标准、评估理念、结论形式的创新之处进行了解读,同时也希望学校通过审核评估,抓住机遇,转变思想观念,强化办学合理定位,树立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坚持以质量为中心,突出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
党委书记史国君作总结讲话。他指出,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是推进学校事业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不学习、不刻苦学习、不持续学习,就难以胜任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工程大学的光荣责任,更难以完成“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时代使命。只有通过学习,才能使我们不断接受新知识、新思想、新理念;才能不断地解放思想、开拓视野;才能使我们登高望远,更好地审视、把握学校改革、发展与建设的全局和大局,全面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他还从“加强学习、勇于创新、落实工作”三个方面,对干部提出三点要求。一要争做学习型干部。努力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能动性,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和渴望。以刻苦钻研的精神、持之以恒的态度加强学习,不断拓宽视野、改善知识结构,多一些学习、少一些应酬;多一些思考、少一些浮躁;多一些调研、少一些空谈。努力使自己真正成为知识型、专业化的管理者,成为所在岗位科学管理的思想者、实践者,成为行家里手。二要开创研究型工作。要把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各级干部必须强化问题意识、问题导向,加强对重点难点问题的研究,研究抓手性事项,经常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要进一步强化创新意识,不断提升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破解难题、化解矛盾的能力和水平。三要强化工作执行落实。要大力倡导真抓实干,坚持把抓落实作为一种基本素质,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带头作用,创新落实推进机制,强化考核“指挥棒”作用,树立抓落实良好导向,在全校上下形成干事创业、争创一流的良好氛围。
史国君、孙玉坤、史金飞、郑锋分别主持了四场报告会。